作者介绍: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著有《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朱熹的历史世界》、《重寻胡适历程》等。
余英时先生2006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享有“人文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被誉为“胡适之后最杰出的中国学者”。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后,余英时先生隐居“小书斋”中著书立说,笔端深含中国情怀,思想影响华文世界。时代周报创办之际,余英时先生欣然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国学“大师”太多了
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时代周报:现在的“国学热”似乎越烧温度越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余英时:我觉得没有真正的“国学热”可言。真正的学是不能热的、热不起来的,只有五分钟。学是要冷冷清清长期做的,如果要带一个“热”,就可以不考虑了。等于是流行歌曲,大家都狂热,流行歌曲能流行多久,就不知道了。我看“国学热”本身跟国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有些人的思想被挖空了,要找东西代替: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我们不用向国外求什么,光老祖宗的东西已经用不完了。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想法,才会搞出“国学热”来。
时代周报: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所以必须倡导“国学”,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余英时:我想“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说法,每个时代都能听见。古代就有了,汉代可以这样说,唐代可以这样说,明代可以这样说,现在还是这样说,什么才是把人心复古呢?从前提倡经学的人,就以为经学可以解决一切,中国人念经学念了几千年,去翻翻清朝《四库全书》提要,经学有多少书?每一代都有发展,还不是继续“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我想每个时代都有问题,没有任何一种万灵药可以通治所有的病症,只能对症下药。
时代周报:在现代学术史上,“国学”一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背景?
余英时:“国学”基本是日本的名词,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了。最初就是要恢复日本的国粹,先是对抗中国的汉学,后来又对抗西方的东西。这个 “国学”后来就传到中国来了。当初也经过许多演变,也有“国粹”的说法,同样是日本传来的。后来中国有《国粹学报》之类。章太炎提出,这些东西有所夸大了,所以改用“国故”,他有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胡适他们提出“整理国故”,整理跟中国有关的历史种种。这样“国学”就变成中性的名词。
清华大学办国学研究院的时候,就用过这个名词。包括我的老师钱穆先生写过《国学概论》,他说“国学”这个名词恐怕也不是能持久的。我认为把 “国学”变成某一种神圣、美妙的意义,让它发生精神向导作用,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和考古学家李济之先生反对用“汉学”这个名词一样,不想把中国考古变成“汉学”的一支。
时代周报:在学术研究上,通与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余英时:在学术上,通与专是看个人的。有人愿意是专家,他不想“通”,对“通”没有那种意识。有人故意学“通”,那种是很虚的通,许多抽象的废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尤其是现在用西方各种理论的名词,人家也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我想真正求通,是在专中求通,通中求专,两者分不开。没有具体研究,通什么呢?一到具体研究就进入专的领域。这专不是就事论事,要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看看左右,把有关的都联系起来,那就是专中有通,通中有专,不能空谈专与通。
时代周报:为什么现在大陆的学者动不动就称“大师国学”,动不动就是“通才”?
余英时:还是精神空虚吧。这是最大的问题,学术界的人精神也空虚,总要有一些东西填补,变成大师的话,当然就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了。明朝末年官封得太多,“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什么都是大师,就没有意义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时代周报:那些顶尖聪明的学者为什么热衷于当大师?
余英时:有人学问好,聪明才智高,不一定有智慧,智慧是另外一回事。人生的智慧不是看人的聪明,中国古人讲,这个人“智可及,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不是骂人的话,是赞美的话。西方经典《赞愚》中就说,越是愚钝的人越有智慧,愚钝的人不是言词辩诘,而是对人生有某些很深的体验。越聪明的人越是糟糕,聪明等于是一个工具,就像科技一样,用在好处也行,用来制造杀人武器也可以。这就是古人讲“术不可不慎”,做哪一行也要谨慎。这跟智慧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学者大师之类。
但求面对死亡而视为平常
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时代周报:一些在文化、学术上很有成就的人物,到了晚年为什么会产生“不朽的焦虑”?
余英时:人到老的时候,怕死是一定的。你要记住孔子的一句话:“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年轻的时候是好勇斗狠,要跟人家拼打、斗争,老年就越怕自己失去这个世界,越想抓紧“得”。这个“得”不光是财,主要是名誉:人家承认不承认。怕寂寞,这就是黄宗羲早年讲的一句话:“士大夫不耐寂寞,何所不至。”只要你不耐寂寞,什么事都会干。老年人就怕这个世界把他丢掉了,他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东西可以抓得住,所以一抓住一个东西就占有,无所谓节不节了。越到老年越可怕,年轻的时候不会意识到死亡,到了中年以后,死亡的威胁就存在了。
儒家讲死亡,就是面对它而视为平常,这是真的儒家精神。胡适到英国去见剑桥的大主教,就说:对死根本就不怕,死了就死了,没死以前就做我该做的事。这就是张载所说“存,吾顺事”。活一天,我就要尽一天责任。责任有很多,对子女有责任,对太太有责任,对父母有责任,对兄弟姐妹和朋友都有责任,能尽多少算多少,不能人人都靠你。尽我最大的努力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的专业是研究历史,就希望把我的历史研究好,不是曲解历史,不是为了某一种利益而搞一个学说,也不是为了赚钱而写一本人人都买的书。做历史研究也罢,做哲学研究也罢,得到某种程度的真理,把已有的真理向前推进一步,那我的责任就尽了。至于人家的评价怎么样,对你是不是欣赏,生前是不是得到承认,这都不重要。这样你就心安理得了,就没有那么多的惶恐。最怕的就是不安,老想要怎么样,这是心理上最难克服的问题。
“不朽的焦虑”起源很早,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子产,不信灵魂不朽,认为魂、魄最后都会散失,这便引出《左传》上讲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以身作则,大家敬重你,觉得你是一个楷模,可以拿你作标准。立功是对社会有贡献,自然不朽,人家永远会记得你。立言是你说的话或知识上求真理,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能够创造出很新的想法,对一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那也可以不朽。这就是所谓三不朽,中国人把死寄托在这三不朽上。这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这样,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
如果不想花那么大的功夫,又想不朽,有什么办法呢?就做坏事。这就是东晋桓温说的名言:虽然不能流芳百世,我也可以遗臭万年。遗臭万年也是不死,所以,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要恢复人的尊严
语言本来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必要创新,可是我觉得“分子”这个含义现在太坏了。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
时代周报:为什么你现在把“知识分子”一词都改用“知识人”?
余英时:“知识人”这个名词是我现在提倡的,第一次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士与中国文化》第二版,我在序里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尽可能用“知识人”,而不用“知识分子”。原来我也用“知识分子”,那是随俗,因为语言应该随俗。但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过去“分子”用得太可怕了,分子是右派分子、坏分子,什么都在里头。“知识分子”已经用了几十年,从前是一个中性的词,后来就变质了。所以我不想再用。我记得可能是看了已经去世的语言学家陈原谈“分子”的文章,受到他的影响。西方用“intellectual”,就是知识人,日本人也用“知识人”。我给日本学界写过一篇文章,用的是“ 知识人”这个名词。讲知识人等于中国人讲读书人一样,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我要恢复人的尊严,因为语言是影响很大的东西,语言一定限制你的思想,用暴力语言,就是鼓动暴力。
时代周报: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源流可以追溯?
余英时:中国对人权是一样尊重的,在王莽时代有诏令,不能买卖人作奴隶,这比西方还进步,西方整个古代以至早期基督教都视奴隶为当然。人都有权益,人都有尊严,这在中国早就有了。中国的观念跟西方的价值可以结合起来的。
从前中国还有士大夫阶层来控制,政权也是开放的,开放到一定程度就是科举,要做官必须先考试,这个考试是比较公平的。从汉武帝开始,中央设有太学,地方上也推举人才再送上去。这是中国很早就有的好事情,不要以为是小事情,这是不容易的。西方在中古时候一个是武士阶级,一个是有钱的商人可以有特权,然后是世袭的贵族。这些在中国很早就消灭掉了,世袭制度基本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就不再实行了。唯一世袭的就是皇帝,这个没有人碰它。中国的政权很早便开放到“四民之首”的“士”(即知识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成就,但这一开放并没有形成“民主”。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知识人便自觉地努力,想作进一步的开放。追求民主,便是承认每一个人都有“人的尊严”。儒家早已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念,这一思路在现代与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大潮流汇合了起来。
时代周报: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余英时:我想你们年轻人自己要努力,要自己把自己当人,不要盲目服从上面的权威。我认为每个人要争取自己基本的人权,不要随便被人剥夺了。如果人家给你“恩赐”,给你点好东西,你就感激涕零,这就不太好了。人就应该量才适性,自己有多少本事,在什么环境,尽量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我们念中国书,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能只管我一家,其他就不管。因为小时候受影响,有社会责任感,但是责任感也不能无限膨胀,膨胀到连家都不顾了。起码的责任是对家里人有承担,这以后才有余力为公家做事,这是很简单的人生道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才能够慢慢走上现代社会,只能求一点一点地变。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得不得了。古人今人中好多人我都很欣赏,很尊敬,但我不觉得我要崇拜某一个人,想变成某一个人。我怎么可能变成爱因斯坦呢?爱因斯坦是一个个体的生命,我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为什么要做他呢?就算有一个人是物理天才,也不一定能成得了。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完成自己。我没有崇拜某一个圣人,我不崇拜孔子、孟子、朱熹,只是觉得在中国精神史上,这些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从内心欣赏他们,尊敬他们。
现在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我能做什么,那就是做自己。我没有英雄崇拜主义,也不会自愧不如,因为我天生就只有这么多本钱,只有这么多才力。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是遗传决定的,还跟我的环境有关系。如果小时候没有八九年在乡下,我对传统的社会与文化便不可能有亲切的认识。但我没有机会上现代小学、中学,便注定不能成为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了。我只有一点对中国文史的底子,就只能做我自己。我并不是傲慢或者自负,人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钱,就做多大的生意。不要看别人是大富翁,我也要去做大生意,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总而言之,尽力完成自我,同时也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所谓“博学知服”,即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的最好办法。
来源:时代周报
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生活與書
近兩個月幾乎絕跡書店,倒不是對書沒了興趣,只是無奈的不願望書興嘆,偶爾買書,亦屬小補,暴飲暴食已成往事。昨天成了往事,雖沒結晶成鐘乳石,卻沉澱爲紅酒,倒意外可供閒時小酌、品茗。打開舊時功課文件夾,重見兩個月前,名爲“魚骸”的單子,不禁感慨時間的流逝,或這樣說,失去與過去,它不僅偷了時間,也一併的帶走過多的勇氣與火力,而抱怨與輕狂大概成了昨日黃花並早已化爲塵土。畢業之後,踏上生活就像親自將大觀園打碎,學黛玉葬花將美好埋葬起來,而我從中文系帶走的除了一顆腦袋,就是將見證老去的一堆書。我是享受這樣生活的,享受咖啡、每週打給父親聽一聽嘮叨、享受佩儀說著逗趣小孩的事,偶爾聽她訴苦、還有捧著本書讓腦細胞肆意活躍,沒有什麼是是非非、腥風血雨,一切歸於恬淡,或許此齋該換個山人、隱士什麼的號了,頗慶幸伴著我的非青燈古佛而已。若說生活偶爾的驚喜,那就是近來終圓了心願,買了台盼了三、四年的相機,能拍一拍身邊的人事物,尤其那一道一直在身邊的美麗風景線,唯一的缺點是,這部東西用在自拍真不是件易事,而自拍的效果竟意外成了兩人爆笑的新途徑。近來,趙翼是閱讀的主旋律,他的“閉門自有陳編在,不對今人對古人”實讓自己稱羨不已,只是閱讀進度著實不佳,這大概是工作後的最大影響,除此之外,案頭書還有余英時的《中國文化史通釋》、董啟章的《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等,其實案頭書越積越多,亦暫時只能任由它佔去一半原屬於電腦的地盤。最後,面對生活,我當不時提醒自己,保持正確的心態,踏實地邁著步伐,努力的依循前人腳步,別無他求的吸收學問與知識,並學習包容與體諒他人,與諸君共勉。
兩張書單如下:
魚骸
1. [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
2. [德] 桑巴特著,王明璐譯:《爲什麽美國沒有社會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 [美] 凱魯亞克著,金紹禹譯:《垮掉的一代》,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4. [美] 麥克法夸爾、[美] 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5. [英] 巴恩著,郭小凌、葉梅斌譯:《劍橋插圖史前藝術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6. [印度] 泰戈爾著,黃志坤、趙元春譯:《眼中沙》,臺北:臺灣商務,1998年。
7. 陳從周著:《書邊人語》,香港:商務印書館,1991年。
8. 陳尚君選注:《歷代文選•唐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 鄧紹基選注:《歷代文選•元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 范景中、周書田編纂:《柳如是事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11. 昆德拉著,郭宏安譯:《雅克和他的主人》,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12. 來新夏選注:《歷代文選•清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 勞思光著,文潔華編:《哲學淺說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
14. 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15. 毛漢光著:《中國人權史•生存權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 孫昌武著:《文壇佛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7. 王水照選注:《歷代文選•宋遼金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 徐复觀著,胡曉明、王守雪編:《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徐复觀自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9. 姚純安著:《社會科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20.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學術史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21. 趙榮光著:《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 鄭慶山著:《紅樓夢的版本及其校勘續篇》,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城中城海外國際書市
1. 胡曉真著:《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2. 昆德拉著,尉遲秀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臺北:皇冠,2004年。
3. 李孝悌著:《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2008年。
4. 唐德剛著:《晚清七十年: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臺北:遠流,2010年。
5.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2005年。
6. 約翰•布羅著,黃煜文譯:《歷史的歷史: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臺北:商周,2010年。
兩張書單如下:
魚骸
1. [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
2. [德] 桑巴特著,王明璐譯:《爲什麽美國沒有社會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 [美] 凱魯亞克著,金紹禹譯:《垮掉的一代》,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4. [美] 麥克法夸爾、[美] 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5. [英] 巴恩著,郭小凌、葉梅斌譯:《劍橋插圖史前藝術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6. [印度] 泰戈爾著,黃志坤、趙元春譯:《眼中沙》,臺北:臺灣商務,1998年。
7. 陳從周著:《書邊人語》,香港:商務印書館,1991年。
8. 陳尚君選注:《歷代文選•唐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 鄧紹基選注:《歷代文選•元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 范景中、周書田編纂:《柳如是事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11. 昆德拉著,郭宏安譯:《雅克和他的主人》,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12. 來新夏選注:《歷代文選•清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 勞思光著,文潔華編:《哲學淺說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
14. 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15. 毛漢光著:《中國人權史•生存權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 孫昌武著:《文壇佛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7. 王水照選注:《歷代文選•宋遼金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 徐复觀著,胡曉明、王守雪編:《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徐复觀自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9. 姚純安著:《社會科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20.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學術史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21. 趙榮光著:《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 鄭慶山著:《紅樓夢的版本及其校勘續篇》,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城中城海外國際書市
1. 胡曉真著:《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2. 昆德拉著,尉遲秀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臺北:皇冠,2004年。
3. 李孝悌著:《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2008年。
4. 唐德剛著:《晚清七十年: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臺北:遠流,2010年。
5.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2005年。
6. 約翰•布羅著,黃煜文譯:《歷史的歷史: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臺北:商周,2010年。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六月得書
日前收到了台灣寄來的書,這一次數量不多,實是上筆書的“遺珠”,雖然只有幾本,但仍不免雀躍,畢竟都是覬覦已久的著作。當中,王力先生別集中的《古體詩律學》、《詩經韻讀•楚辭韻讀》、《曲律學》是早已有的了,收到《希臘文學•羅馬文學》後,獨缺《現代詩律學》。上詩經、曲選二課之時,得蒙先生指導,得以從指定教科書之外,找來《詩經韻讀•楚辭韻讀》、《曲律學》二書預習,補充正課無法涉及之處。如此向先生問學,幸有二年餘,此乃本科生崖一大師門問學樂事也!先生教學每每由淺入深,教導爾輩上門課、進行某項研究,都得先摸透基本書籍,從基本書籍更求進一步的延伸閱讀,從而得以更進一步的掌握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生蒙師無私教誨,惟自知生性怠惰,亦無天資才智,唯有將勤補拙,望能追上先生一二,果能如此,幸哉、幸哉!以此自勉,幸勿怠惰。
六月得書細目如下:
1. [美] 本傑明•史華茲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三聯書店編輯部合編:《清華歷史講堂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3. 三聯書店編輯部合編:《清華歷史講堂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4. 王力著:《希臘文學•羅馬文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年。
六月得書細目如下:
1. [美] 本傑明•史華茲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三聯書店編輯部合編:《清華歷史講堂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3. 三聯書店編輯部合編:《清華歷史講堂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4. 王力著:《希臘文學•羅馬文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五月得書
五月收到了台灣的來書,謝謝友人肯接這麼瑣碎、麻煩的工作,一般在博客來刷了書,徑直寄到友人住處,簽收後他還得抱下陽明山,到附近的郵政局投寄回國,這樣的刷書、等書、收書持續了將近年餘。如今,本科生階段已經結束,但讀書肯定未到結束的時候,接下來的短暫休息時間,將會是很好的進修與讀書空檔,而五月收到的書,將會是很好的精神糧食。
茲东施效颦,仿魯迅先生,將前獲之書,鈔寫於下:
1.呂思勉著:《史學與史籍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呂思勉著:《中國近代史八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呂思勉著:《文字學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陳夢家著:《西周年代考 六國紀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
5.陳夢家著:《夢甲室存文》,北京:中華書局,2006。
6.陳夢家著:《夢家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7.陳平原著:《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北京:三聯書店,2004。
8.許倬雲著:《西周史》,臺北:聯經,2005。
9.余英時著:《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臺北:聯經,2007。
10.洪國樑著:《王國維著述編年提要》,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11.王德威、陳思和、許子東主編:《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12.周質平主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2002。
13.田浩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2009。
14.錢理群著:《我的回顧與反思:在北大的最後一門課》,臺北:行人,2008。
茲东施效颦,仿魯迅先生,將前獲之書,鈔寫於下:
1.呂思勉著:《史學與史籍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呂思勉著:《中國近代史八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呂思勉著:《文字學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陳夢家著:《西周年代考 六國紀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
5.陳夢家著:《夢甲室存文》,北京:中華書局,2006。
6.陳夢家著:《夢家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7.陳平原著:《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北京:三聯書店,2004。
8.許倬雲著:《西周史》,臺北:聯經,2005。
9.余英時著:《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臺北:聯經,2007。
10.洪國樑著:《王國維著述編年提要》,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11.王德威、陳思和、許子東主編:《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12.周質平主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2002。
13.田浩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2009。
14.錢理群著:《我的回顧與反思:在北大的最後一門課》,臺北:行人,2008。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