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爲馬來西亞祈禱


雪隆鑿石城間奔走近六年,未曾見過彩虹橋,是祖靈的啓示麼?

我會先為妳獻上祝福,因著這兩年我在社運上的付出,而偶爾忽略了妳;因著妳曾緊牽著我的手,共歷428,經水炮與催淚彈的洗禮;因著我曾為了這片土地,離家十四天之久,當我們著急的在綠色叢中找尋彼此的蹤影,喜極相擁。我們一同經歷了六年的歲月,我們也將一同經歷下半個世紀或者更久;我知道一切動力的源泉是妳,因此我堅信無論明日的結果為何,我終將繼續在社運路上、家國路上,拾起鋤斧,期盼朝日彩虹,與妳夕陽唱晚。





反和集會法小組、柔南黃色行動小組、淨選盟媽媽、綠色盛會、向日葵工作坊的兄弟姐妹們,我為你們獻上誠摯的祝福。過去兩年或者更久,你們未曾在馴服利維坦的過程中缺席,去告訴沉睡的群眾,巨獸面前除了為其所吞噬或與其同流合污之外,你還能挑戰它;履行公民責任需要勇氣,如果成熟的民主政治,公正、透明、審議的政策辯論未來行在這片土地上,你們配得起最熱烈的掌聲。公民社會存在的目的不是隨政策起舞,而是作為一股清流、一種良知,去提醒善忘的人們正義、公平和自由在我們手中,這種提醒在日期期限欄上僅能填上「無限」。

我的學生們,請別再隨波逐流,無論在課業上、政治論述上、生活上、乃至生涯抉擇上,你都應該先思考再做出抉擇,盲從跟風不過使自己看上去跟得上潮流,可為什麼要跟上潮流?人生的意義絕不在此。政黨輪替、兩線政治是這個時代人的選擇,因著期盼我們不再汲汲於討論教育的平等、語言對國民團結的利害,而能更進一步的去討論文理科藩籬的長短視、大小班制的利弊、乃至全面審視教育的目的。細微的影響常在不知覺間發酵,熱愛生命、觀察生活、思考,方能使自己在洪流中活得充實、自得。


人生沒有多少個五年。

我仍記得孩提時期,每當大選前夕,父親都會載著我到大街去看各政黨的車旗戰,所以我在幼年時已見過鎮暴隊,可以這麼說,這小城鎮的人是「見慣」紅頭兵的,因為他們定當在午夜十二時鐘聲敲響後出現。

因為家學淵源,我打小就是國陣擁簇、馬華粉絲,可隨著歲月增長,經歷數次機會打破了種族的藩籬,我與他們相擁、攜手、相互守望向各自生命的主宰禱告,在在使我體悟到可怕的不是回教黨或馬來族群,而更應使人懼怕的是背後玩弄,來自巫統/國陣的觸手。

我選擇政黨輪替,因為這是終結巫統/國陣56年霸權專政、高懸惡法已挾其民、治教育政策以愚眾的唯一契機;身為人師,我不能不擔憂在現有教育體制下的孩子、不能忘記已經惡化的三權分立體制如何影響進而扭曲了所有馬來西亞人的道德、正義、善惡價值觀。而我尋求霸權的終結,起碼帶來些許除汙去垢的可能,讓道德、善惡、普世價值等,起碼政府政策能有質詢併公開討論的可能。

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按楊念群的看法,至少留下八套論述,包括了「德先生」、「賽先生」之思潮轉移;馬來西亞明日將如何為後人所憑悼,會不會迎來真正的「德先生」(democracy)、「禮先生」(liberty)及「查先生」(justice),則將胥視明日之選舉有無可能進行獨立56年來的首次政黨輪替。

雨果的「悲慘世界」給了我很深的影響:"接著,他又轉身對他妹妹說:"妹妹,教師(或許可當作教會牧師解)絕不可提防他人,他人所爲,得到上帝允許。我們認爲危險臨頭的時候,只應祈禱上帝。祈禱上帝,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要讓我們的兄弟免因我們而失足。"

為此,我僅為所有我認識的、不認識的同胞獻上祝福,這片土地不需要更多的仇恨、不需要謾罵,只需秉持著信念冀盼更美好的馬來西亞。今晚,我不會加入任一方的旗海、不會為任一陣營吶喊助威,我只祈禱祝福可能犯錯的人不犯錯,我祈願505一切順遂,我祈盼506正義、自由、民主會行在馬來西亞。

我現在極其平靜、祥和;祈禱(而非吶喊,更不是因為害怕)吧,馬來西亞的子民。




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

2012年歲末爭議


我的成長過程是很幸福的,一直都是。即便到了現在,雖然母親逝世已近五載,但是仍舊得到父親、叔伯阿姨、妹妹、師長、伴侶還有眾多社運朋友的關愛,但面對問題我向來是不躲避的。
現在整個絕食的焦點突然聚焦在我身上,這完全在意料之外。由我來回應整個絕食活動恰當嗎?只能說勢在必答。
現在的問題集中在七點。
一、我是主辦者,爲什麼沒有在現場絕食甚至留宿?
主要工委都知道我要回校參加開學前會議,至於有沒有留宿我們讓絕食者判斷吧?當鳳儀認真提出絕食時,其實僅有2週時間,我們兩周內幾乎不間斷的開會,我只能說,作爲社會的一份子、這次活動的一員,我必須去承擔大家分配的工作,去當當作出決策的角色。我和鳳儀是不是主席?不是。
絕食者原本有幾人?只有鳳儀、俊源、Guat EenPatrick、潔琪和我。
二、爲什麼讓小於18歲的孩子參與絕食?
四位小孩的父親鄧先生,我與他討論過數次,也把希望小孩能以飲用葡萄糖的方式絕食,當時他認爲這應該由小孩來做決定,並道出他們除了是素食者外也不時自行禁食。是的,我們可以拒絕,但這終究是他們四兄姐妹的意願。我願意背負起這罪責。
三、小孩絕食過程飲用葡萄糖,我加以阻止?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文濟是我的學生,我待文舍是我的孩子,我未曾阻止任何人飲用葡萄糖。文舍爲何哭了在場的人各有解讀,我安撫她之時甚至要求她立即喝下葡萄糖並繼續絕食,故事如此以訛傳訛,我只能啞然接受,不加辯駁。
四、爲何堅持只喝食水?
這是集體決定。這是在雪華堂的匯報中,經與會絕食者同意採納的。
五、專業醫生的說法是否具誤導成份?
Dr. Ng。我知道發問者能舉出絕食死亡的實例,但是我相信絕食者及工委皆選擇了相信醫生的專業。
六、對絕食者採取行動?
參與雪華堂匯報會的絕食者都清楚自己的角色,且需要在醫護人員建議下停止絕食,我們爲何不在絕食者血糖降低之時採取行動,一、聽從醫護人員及醫生的建議;二、絕食者有絕對的權利決定是否繼續絕食。我們已再三強調,絕食100小時的意義在於犧牲時間及日常飲食,不是生命,人數對我們來說更本不是所謂的終極關鍵。
七、真的有必要絕食嗎?
空理師父在苦行時,問了一個問題:“稀土廠的根本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始終看不見真正的問題,以習慣以爲問題出在廠方、政策或是政府,但真正的問題的導火線實是我們自己”。這國家需要有人做出改變、作出反思,同時需要有一種不同於喧鬧的能量,故有一群年輕人站出來,覺得絕食靜坐是必要的。







這場圍繞絕食的論爭,牽扯了不下十數人,話題不停在改變,連綿數天的戰火延燒,而過程中我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爲我無法找到肇事者及具體的問題,但終究一切已漸漸明朗。
首先,提問者論及我應對全體絕食者道歉,主要原因在於我未參與絕食,同時也不與絕食者同進退,對此我確實對絕食者深感歉意,我願爲沒能完全放下工作道歉;但是,我更願爲不能照顧好絕食者風吹雨打、更好的盥洗地點及更認真談及公民運動方向而道歉,我誠摯向每一位絕食者及工委致謝、致歉。
我對空理師父及鳳嬌抱有歉意,因爲我原是絕食一份子,是二人及早的提醒了我,絕食者需要有人照顧,要有個能夠冷靜應對突發狀況、能夠立馬下決策的舵手,我才毅然放棄絕食承擔起後勤組織工作。謝謝師父願意留在吉隆坡陪伴絕食者及工委,謝謝您讓最後的靜坐引出了旁觀者的慈悲心,是您的努力使絕食靜坐昇華美麗。
CYWahhooMonny,我對需要回校開會而不能全程參與後勤工作而對你們懷有歉意,謝謝你們能夠讓我放心的回校開會,更給予我最大的鼓勵及支持,使整個活動起碼串聯得起來。
Moree,謝謝你給了我最大的肯定,將生命託付給了我們,我會記得你疲累但堅毅的眼神;謝謝你給了我這兩年下來參與社運的最大衝擊。
Patrick、阿盈,我知道你以只飲用豆奶的方式絕食,我知道你真的不是很願意放棄絕食,我知道你不願意讓我一個人承擔而協助後勤工作,Patrick我需要誠摯的向你說聲對不起,我沒能盡最大努力把絕食搞得更有意義。阿盈,謝謝你,對不起,讓你新山、吉隆坡來回兩地奔走,30號一早見到睡眼惺忪的你,我的心裡充盈著愛與感動。
潔琪,當時只有Moree、俊源和我確定能全程絕食,我們仍未公佈任何訊息,你就已經來訊支持參與,希望新學年你也一樣教學順利、福滿安康。
俊源、翠萍,抱歉,你們遠從關丹而來,可整場運動卻有點失去了焦點。我們相識在百里苦行上,苦行結束可友情卻繼續延伸,我能深深感受到你們對家園的關懷、擔心與哀傷,但我深信成熟的馬來西亞人民不會讓這情況繼續太久。
文濟、文施、文舍、文靜,正是因爲我們成年人沒有把國家治好,才使得你們不得不用絕食這樣的方式,用生命介入,在你們的行動面前,我感到深深羞愧,身爲老師,我爲未能保護好你們,使你們捲入大人們的爭鬥中,致上最深的歉意。
我最敬愛的父親,我知道我一直不按您的規劃走人生的道路,我知道您一直對我有最深、最高的期望,我知道您只是簡單的希望我能夠幸福快樂,但我深知母親多麼希望見到我能腳踏實地爲人,而參與社會運動、投身教育領域我並不愧對任何人。從去年開始您的嚴厲怒斥到今日您的溫情問候,我銘記在心,這將轉化爲我努力下去的動力。
親愛的佩儀,有你的愛,我會坦然面對一切的指責,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樂觀地期待著明天。我期待未來,不同的價值、思想、信仰、政見,既相互競爭又和平共處;我期待未來,公民素養得以養成,我們能公開討論一切想法,坐言起行;我期待未來,馬來西亞不再是一片謾罵的戰場,而是能互相尊重、支持、充滿愛與同理心的國度。謝謝你過去數天的陪伴,陪著我傷心低落;謝謝你支持我繼續朝鐵屋子發出吶喊,並致力在公民運動道路上耕耘。
這一次事件中,我清楚體會到阮玲玉之死與紅衛兵運動的可怖,我熱烈感受著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國大學生的無助,但在這最好的時代中,我未放棄希望。雖然我無法接受提問者的質詢,但我尊重他們的知情權與人格,包括現在我正回應著Crystal Ang,我仍記得我與你相識在苦行的百里路上,你爲著我們老遠從檳城趕來。這起事件,沒改變我對馬來西亞改革的冀盼,沒使我對馬來西亞公民意識的信心有絲毫減損。絕食運動中,我不止一次提及,愛與慈悲心的必要,我堅守著這一信念——我沒有敵人、沒人使我升起仇恨。












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寧做蚍蜉撼大樹



寧做蚍蜉撼大樹。
身在教育圈子,這一化育造人的場域,你首先要能躲過一輪劍雨,明槍、暗箭。這是一種中華文化,流傳千年的戰鬥文化,戰鬥不需要管時間、地點,職業?沒關係,他們首重的是飯碗、身份與地位。你要安然無事,請記得細緻化,機械化,程序化;要穩定,不要亂。對錯與否不是關鍵。(學生不是重點,考試成績就是絕佳的績效證明)
二、敬老尊賢是中華文化,長幼有序恆古不變,老師不能挑戰,學生做為教育主體是在學生面前說的話語(屁話),一個靈魂工程師有各種塑造你思考模式的方法,也有各種摧毀你的方
式。不管你是誰。(學生不是重點,毀掉的是爛蘋果而已)
三、教育存不存在體制問題?這很難說得準,連具有博士學位的人也很難說出個所以然,反正現在是太平盛世,獨中年年爆滿,學校每增加一人每人津貼六百,顯示了我們施行母語教育的偉大,對中華文化有教無類的崇高遵從。(學生不是重點,成長就是一切)
四、蚍蜉要撼哪棵大樹?學生?學生會告訴你,背書就是王道,有背有高分,讀書、看書、知識積累?瘋了嗎你?家長?孩子讀好書、考好試、順利畢業、讀大學、找好工作,輪迴不斷,一代套一代。老師?我們都是偽善、高道德的,自發、被迫進修的靈魂工程師,這裡我說的算。學校?這是百年基業、優良傳統、進步設計,你還想怎樣?各種真假口號,混雜各類真假資本主義思維,都在高喊:"高喊我愛孩子!"(學生不是重點,穩定、傳統就是一切)
你很快就能放棄理想,變成你討厭的那款人。我?寧做蚍蜉撼大樹。
是的,這不關係到人的崇高道德問題,這也不妨礙所謂的自由之精神,不對我的人格起扭曲歪折的可能,我的這段話絕對是屁話。真的是這樣嗎?這整個就是一個不思不想的社會,為了使人拊膺在社會成長、人類進步的假說下,我們將教育場域,逐漸改造成類似監獄的機關,相互剪裁著你、我、他的思想。我們變成社會、體制的奴隸,跟隨著經濟成長歡呼、任資本家創新產品的牛環套在鼻尖,自動將思考、反芻各種牽涉"人"的問題,交託給所謂的"專家學者",教師不是神,它是一份職業,隨著專業化的提昇,成績浮上檯面,靈魂往下沈。
中國六四事件,一群有希望、朝氣蓬勃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永遠回不了家;一位馬來歌手以馬來語唱出了不希望再有下個趙明福,再也擁抱不了親人的傷痛。沉默大多數似乎覺得我們是社會共同體的事實,不太重要,即便我們現在的盛世繁景,已開始價值觀崩潰,這些人始終無動於衷,但將來若有孩子以生命對社會、教育作出控訴,我們終究得去為這些生命承擔所有的共因共業。
我實在不是一個權力狂,面對暴力與體制,反壓制是可取之道,可那不過是將你換做成它,使你成為另一個缺失靈魂的機器載體不是嗎?正面挑戰?何必去傷害體制的受害者?確實,潔身自愛考驗的是你的整個靈魂和對理想的堅持。我,選擇張開雙臂,化身石橋,將希望老實的寄託在了孩子身上。
我沒有放棄作為一個師者的道德情操,去堅守一個人之為人的善良本質,留下這段話,不過是標記一道警語,或者一道墳:銘記對自由的冀盼,溫存每一位走入我世界的孩子的愛。
共勉之。

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

專題報導:上街爭權益(電郵訪問)



慕炎齋主誌:理想要堅持,狂熱要警惕;特將數月前之採訪稿刊出,勉志節之未改,共勉之。

Q:你參加了哪些集會?
709,綠色盛會2.0,佔領獨立廣場,蔡林辯論和平請願,反和平集會法集會。

Q:迄今,你是怎麼看發生過的各種各樣的集會?Eg:本質與目的/發動大集會的手法與策略/贏家與輸家的詮釋/人民學習和接收到的訊息etc

鬥爭有大有小,集會是為了表達聲音,或者提供另一種反思的空間。陳丹青說,"很好,最近二十年,孩子們學乖了。什麼都可以做:跳舞、唱歌、吸毒、墮胎、考試、升學、入黨、賺錢……都沒關係,都很好,但千萬不要救中國,千萬別去鬧革命。是的,是你們,在座的孩子們,總算被迫或者主動擺脫了九十年來救國與被救的輪迴,人人做個乖孩子,學會顧自己。",這也恰符合馬來西亞的國情,大家或許覺得集會意義不大,但試想想不正是因為自暴自棄,才會出現走上街頭的父親、母親、老師、年輕人、孩子嗎?不正因為如此,方會由另一代人去承受因言獲罪、丟失生命的因果輪回嗎?
佔領獨立廣場的目的在於"演練民主",重新學習表達意見、分析、綜合、總結;殺死鏢尔集會(kill the bill)的目的則是"反抗絕望",數個月的奮戰雖然仍無阻和平集會法通過,但卻訓練了無懼面對惡法、惡棍的群眾;而我相信綠色盛會及淨選盟數次集會的目的則正是提醒執政者,我們"拒絕遺忘",拒絕忘記過去五十五年的不公不義。
生活在太平盛世,似乎總是一片歌舞升平,還提昂首邁向2020宏願,但我們是否忘了甚麼?還是忘了甚麼也不重要了?

Q:為什麼上街?有明確追求的目標嗎?

如果沒有又為何上街呢?遊行、示威、請願都不好玩,我堅持,乃至獨行,群而不黨,不過是盡一己之力,監督一切的不公不義,保護見到的或將來可能的弱小者,即便我的聲音或許微弱得難以聽見,但深信總有人和曲共鳴。
或者如愛德華•賽義德所言:"批评必须把自己设想成为了提升生命,本质上反对一切形式的暴政、宰制、虐待;批评的社会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类自由而产生的知识。"對我而言,示威\集會是種批判,集會後的反思與批評又是另一層次的提升。



Q:這5年來,你對大馬發生的集會,都有印象嗎?都知道每場集會的鬥爭意義嗎?

有,且清楚每場集會的意義,是從"無意間"參與反內安法令集會開始的。

Q:印象最深刻的集會?爲甚麼?

709淨選盟大集會,倒不是水炮、催淚彈的化學反應,加強了對參與集會的認同感,而是更深沈的內部轉化:我選擇了從書齋走出來,不是打算以學術介入政治或社會,而是更直接地去貼近政治與社會,有誰能真正擺脫社會與政治呢?

Q:你覺得和你一起走上街頭的人群,都有一樣的目標嗎?(想要改革、為反對而反對、乘機興風作浪...)

其它人怎麼想,是你我無法改變的,也無須把其他人想得太功利,可以做的是,常自省、提醒。姑論當不當的成偽英雄,付出與需承受的都是不簡單的。



Q:「示威旅遊」旺關丹‧彭亨州大臣說:歡迎天天辦集會。你對州大臣的這個說法有什麼意見?

安南愛護關丹子民如此,可不夠體恤外州人民,如果他能思慮周全些,大大綠化彭亨、美化東海岸、珍惜林明山、眾多的小鄉鎮,可以憧憬佳人美景旺旅遊而不是"示威\稀土廠"旺關丹。

Q:一些人覺得綠色集會好比一日郊遊,你覺得呢?抱“一日郊遊”心態好不好?

沒關係,是否已傳遞出聲音與意見方應關注,而能否系統的、帶目的的反思整個集會的意義、過程及後繼的宣導工作更是重要且更不可忽略。

Q:你怎麼看“325華教救亡抗議大會”企圖攻擊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的事件?

我覺得中文受英文荼毒,原因在於企圖二字,所以我想追問那是打了沒有?還有,既然重點是華教,我全然不想談及魏某,世界上總是有灰太郎喜歡喬裝成喜羊羊,強者弱者傻傻分不清楚。


 Q:身邊朋友對你上街的看法?你怎麼麽看待朋友的看法?

我無法左右他人對我的看法,能做的是堅持做對的事,不投機、不做作。
錢理群說過青少年永遠是壓在他心頭上的墳,故永遠對他們懷有愧疚感;而我不想製造另一堆墳,將這一代的責任加諸他人,我今天所做的只盼能或少減輕前人的過責而已。

Q:幾次的上街活動,你有什麼特別想說的嗎?

對民眾:沈默和冷待是最恐怖的殺人工具,而這正是製造偽太平盛世的重要元素。白色恐怖的謊言與虛假的繁榮昌盛其實不難分辨。
對文人:清談誤國是句廢話,我們不可能無所不能,但請萬毋小覷自己。要打破精英政府\偽知識人的話語霸權,不靠諸君手上的筆,還能靠誰呢?為甚麼不去突破國家文學獎、花蹤的囹圄呢?搖滾樂曾試圖改變世界,為甚麼我們不另創文學園地,自給自足,至少通過一本具想法的刊物\雜誌,提出我們的觀察、思考。
對執政者:我們會監督你們,不時提醒身邊的人,也向世界宣傳一切的不公、不義,直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

Q:第一次上街和之後的上街,有什麽不同嗎?

我堅定了自己的信仰。思考、批判社會與政治是為了使整個有機體變得更好,且不自由毋寧死而已。劉曉波說:"表達自由,人權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封殺言論自由,踐踏人權,窒息人性,壓抑真理。
爲踐行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之權利,當盡到一個中國公民的社會責任,我的所作所爲無罪,即便爲此被指控,也無怨言。",這現在不僅是我的所思所想,更是奉行堅持的精神信仰。



Q:上街後的啟示?覺得自己有了怎樣的改變?

我不想當英雄,但得學習面對惡霸及警方;我不是不害怕,只是選擇將信任寄託夥伴。

Q:上街,有覺得自己盡了什麼責任嗎?有覺得沒有上街的,沒有盡到責任嗎?

上街不代表盡了責任,充其量是比其他人多做了些甚麼,每個人要盡的社會責任略有不同,你要自由、爭取自由,你先得尊重他人、不強迫他人。

Q:上街,有怎樣的發酵影響?可否提供具體例子。

出現了一群嗜水炮、催淚彈如命的怪群體,他們現實生活中多數冷靜、謙和,但一上到網絡會化身"暴民",盡自己掌握語言優勢的綿力。



Q:你覺得“理性的上街”應該是怎樣的?

理性的同義詞其實就是非理性,沒錯,上街總是狂熱的,容易陷入集體無意識,可以做的是,自己清楚也告訴上街的同伴,上街的目的是甚麼,要清楚走出來的原因,不然就好像網絡影評人愛評賞電影,但只能說某某電影精彩、好看,多問兩句就甚麼也說不出了。

Q:對於即將來臨的413綠色盛會3.0”“凈選盟3.0”及捍衛蘇丹街等集會,打算出席嗎?爲甚麼?

肯定會,鬥爭還沒結束。執政者成立的特委會有建議,但就是將說出的話語變成形象的文字,改革總被時間及遺忘消磨。我們其實不需要精英政府或附庸權貴的知識人,因為這些人通常都很假、患上靈魂缺失病,或者就像安美嘉說的,你們做不來就別屍位素餐(指選委會),我們隨時能接手協助改革,這是我們集會要傳遞的訊息之一。

Q:你會覺得,往後大事小事,人民都必須上街,來表達訴求嗎?爲甚麼?

我不贊成這樣的說法,劉曉波在諾貝爾和平奬講稿中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是最後一位因言獲罪的人;我和友人也一樣,希望成為最後一代受不公不義、因言獲罪、丟失生命的受害者,冀盼每一次的上街都是最後一次,我們的新生代會得真自由。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遇見 希望



爲了進步我們必須認識到:儘管文化和生活方式紛繁多樣,但我們是一個具有共同命運的人類大家庭和地球共同體。我們必須聯合起來,創造一個以尊重自然、普遍人權、經濟公正以及和平文化爲基礎的可持續的全球社會。(轉引《地球憲章》)

讓我再作一些毫無根據的假設︰我們已經無法阻止這種利益集團和權利組織的運作,我們也不會改變我們所謂的文明生活和消費習慣。各種環境破壞會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靜靜發生。可能不是在你家後院,但是不會跟你沒有關係。(轉引陳翠梅《給下一輪太平盛世》)

日本人不該把發展工業生產力當作運用核能的藉口,不該重蹈廣島悲劇的覆轍,把核能鼓吹爲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正如地震海嘯以及其他的自然災害一樣,廣島的災難應該爲人們所銘記。(轉引大江健三郎《歷史在重演》)

爲此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只能召開這個民主集會,進行市民抗議遊行,我們必須讓我們的聲音傳遞出去!(轉引大江健三郎《我們必須要表達抵抗》)


大家,這是一片我們生活的地方,馬來西亞子民下一代生活、遊戲、工作的地方,也將是我們子子孫孫繁衍、寄託夢想、實踐未來的地方,你、我應該關心它,且有權利愛護她、照顧他。

看似遙遠的200餘公里外,以萊納斯爲名的稀土廠獲得了興建准證,地點正是在淳樸的、美麗的關丹,或許我們可以置身世外,任由人爲的破壞發生,使記憶中曾經聞名遐邇的關丹海峽、巍巍壯觀的林明山,失去顏色乃至僅僅剩下名爲曾經的張張圖片;或許我們應當銘記,正如大江健三郎所提醒的:“歷史在重演”,若果歷史真重演,這片土地及這裡的所有人將承載太多的罪責、輻射、及記憶中恐懼的傷痛,屆時我們仍能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嗎?我們或許只能默默承受曾經有機會反抗、表達聲音的共因共業。

大家,109我們沒法到關丹去,但是或許能在這裡,以有限的人員、資源,讓我們的聲音與百餘公里外的聲音相激盪,譜寫一首21世紀馬來西亞的新樂曲

如果你知道這是場需要支持的運動、如果你感受到了地球的呼喚、如果你已預見了更美好的馬來西亞;那天,我們站出來,用我們的方式,穿上或黃、或黑、或綠色的衣服,表達我們的想法和聲音,在一切美好消失以前。

《地球憲章》節錄

原則

一、 尊重和關心生命共同體

1. 尊重地球及其所有生命

1) 認識到所有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種生命形式,無論它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有其自身價值。

2) 堅信所有人生來就有的尊嚴以及人類的知識、藝術、道德和精神潛力。

2. 以理解、同情和愛心來關註生命共同體

1) 接受這一觀點:人類有權擁有、管理和使用自然資源,亦有責任防止環境破壞和保護人們的權利。

2) 堅信隨著自由、知識和力量的增長,促進共同利益的責任也會增加。

3. 建立公正的、共同參與的、可持續的及和平的民主社會

1) 確保各級社區保證人權和基本自由,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其全部潛能。

2) 促進社會公正和經濟公正,使人人都能享有對生態負責的安全而有意義的生活。

4. 爲當代和子孫後代確保地球的恩施和美麗

1) 認識到每代人的行動自由均應受到子孫後代需求的限制。
(2) 將支持地球人類和生態群落長期繁榮的價值觀、傳統以及機構和製度傳給子孫後代。

爲了履行這四大義務,有必要:

二、 生態完整性

5. 保護和恢復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特別關注維繫生命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過程

1) 在各個層次上均採用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和規劃,使環境保護和恢復成爲所有發展計劃的有機組成部份。

2) 建立和保護可行的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圈保護區(包括荒地和海區),以保護地球生命的支撐體系,保持生物多樣性並保護我們的自然遺產。

3) 促進頻臨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4) 控制和根除對天然物種和環境有害的非天然生物或遺傳改變的生物,並防止引入這類有害生物。

5) 以不超過再生速度和保護生態系統健康的方式,管理水、土壤、森林產品和海洋生物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6) 以最大限度減少枯竭和不引起嚴重環境破壞的方式,管理礦物和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資源的開采和利用。

6. 防止破壞是最佳的環境保護方法,當知識有限時,採用預防性措施

1) 即使在科學知識不全面或不確鑿時,也要採取行動以避免嚴重的或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的可能性。

2) 讓那些認爲擬開展的活動不會造成重大危害的人承擔舉證責任,並使責任方對環境破壞負責。

3) 確保決策過程重視人類活動的累積性、長期性、非直接性、遠距離性以及全球性的後果。

4) 防止對環境的任何部份的污染,不使放射性物質、有毒物質或其他危險物質累積。

5) 避免破壞環境的軍事活動。

7. 採用可保護地球的再生能力、人權和社會福利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繁衍方式

1) 減少、重新利用和重覆利用生產和消費系統中使用的物質,並確保殘留廢物能被生態系統吸收。

2) 有節制地和有效地使用能源,並越來越多地依賴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

3) 促進環境無害化技術的開發、應用和公平轉讓。

4) 在銷售價格中包含商品和服務的所有環境代價和社會代價,並確保消費者能識別符合最高社會標準和環境標準的產品。

5) 確保人人享有可促進生育健康和負責任的生育的保健機會。

6) 採用那些強調有限世界中的生活質量和物質充裕的生活方式。

8. 推進生態可持續性研究,促進現有知識的公開交流和廣泛應用

1) 支持有關可持續性的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特別注意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2) 承認和保護所有文化中對環境保護和人類福祉做出貢獻的傳統知識和精神智慧。

3) 確保對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至關重要的信息(包括遺傳信息)能爲公眾所利用。

三、 社會公正與經濟公正


9. 把消除貧困作爲必須履行的道德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

1) 保證人們有權獲得飲用水、清潔空氣、食品安全、未污染的土壤、居所和安全的衛生條件,分配所需的國內資源和國際資源。

2) 賦予每個人接受教育和資源的權利,以確保可持續的生計,並爲那些不能養活自己的人提供社會保險和安全保護。

3) 承認受忽視的人,保護易受傷害的人,爲受苦人提供服務,使他們能開發其能力和追求其目標。

10.確保各級經濟活動和機構以公平和可持續的方式促進人類發展

1) 促進國內財富和國家間財富的公平分配。

2) 增進發展中國家的知識資源、金融資源、技術資源和社會資源,並免除它們的沉重國際債務。

3) 確保所有貿易都支持可持續的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漸進的勞動標準。

4) 要求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機構在公共利益方面的行動具有透明度,並對其活動的後果負責。

11.肯定性別平等和公平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並保證人人享有受教育機會、保健機會和經濟機會

1) 確保婦女和女童的人權,結束所有針對她們的暴力。

2) 促進婦女積極參與經濟、政治、公民、社會和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活動,使她們成爲完全和平等的伙伴、決策者、領導者和受益者。
3)鞏固家庭,確保所有家庭成員的安全和關愛。

12.擯棄歧視,堅持所有人擁有一個有利於人類尊嚴、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權利,特別重視土著和少數民族的權利

1) 消除所有形式的歧視,如基於種族、膚色、性別、性取向、宗教、語言以及國家、或社會出身的歧視。

2) 肯定土著對他們的精神、知識、土地和資源以及他們維持可持續生計的相關方式所擁有的權利。

3) 尊重和支持我們社會中的年輕人,使他們能在創建可持續社會方面發揮必要的作用。

4) 保護和恢復文化聖地和精神聖地。

四、 民主、非暴力與和平

13.加強各級民主機制,提供透明和負責人的管理,廣泛參與決策,並享受公正對待

(1) 堅持每個人都有權得到所有可能影響他們的或他們感興趣的環境問題以及發展計劃和活動的明確和及時的信息。

(2) 支持當地、地區和全球文明社會,並促進所有感興趣的個人和組織有意義地參與決策。

(3) 保護自由發表意見、觀點、和平集會、集社和持不同政見的權利。

(4) 形成有效利用行政和獨立司法程序的機制,包括制定對付環境破壞及其威脅的補救措施。

(5) 消除所有公共和私人機構中的腐敗行爲。

(6) 強化地方社區,使他們關注環境,並將環境職責賦予最能有效履行的各級政府。

14.將可持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識、價值觀和技能納入正規教育和終身教育

(1) 爲所有人,尤其是兒童和年輕人,提供他們能對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受教育機會。

(2) 促進藝術、人文學科以及科學對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方面的貢獻。

(3) 加強大眾媒體在提高人們對生態和社會挑戰認識方面的作用

(4) 承認道德與精神教育對可持續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性。

15.尊重和關心所有生物

1) 防止殘酷對待人類飼養的動物,保護它們免受痛苦。

2) 保護野生動物不受那些會導致極端痛苦、長期痛苦或可避免的痛苦的狩獵、誘捕和捕撈方法之害。

3) 避免或盡可能排除對對非目標物種的獲取或破壞。

16.促進寬容、非暴力及和平的文化

1) 鼓勵和支持所有人民之間、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團結和合作。

2) 實施綜合戰略,防止暴力衝突,使用合作解決問題的方法來管理和解決環境衝突以及其他爭端。

3) 使國家安全體系非軍事化到非挑釁性防禦姿態的水平,將軍事資源專用於和平目的,包括用於生態恢復。

4) 消除核武器、生物武器和有毒武器以及其他大規模破壞性武器。

5) 確保對軌道空間和外層空間的利用有利於環境保護與和平。

6) 承認和平是由我們自己、其他人、其他文化、其他生命、地球以及所有這些都是其一部份的更大整體形成的正確關係所創造的一個整體。




完整版中文《地球憲章》:

http://www.earthcharterinaction.org/invent/images/uploads/echarter_chinese.pdf

欲簽署《地球憲章》請點擊以下網址:

http://www.earthcharterinaction.org/content/pages/Endor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