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進步我們必須認識到:儘管文化和生活方式紛繁多樣,但我們是一個具有共同命運的人類大家庭和地球共同體。我們必須聯合起來,創造一個以尊重自然、普遍人權、經濟公正以及和平文化爲基礎的可持續的全球社會。(轉引《地球憲章》)
讓我再作一些毫無根據的假設︰我們已經無法阻止這種利益集團和權利組織的運作,我們也不會改變我們所謂的文明生活和消費習慣。各種環境破壞會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靜靜發生。可能不是在你家後院,但是不會跟你沒有關係。(轉引陳翠梅《給下一輪太平盛世》)
日本人不該把發展工業生產力當作運用核能的藉口,不該重蹈廣島悲劇的覆轍,把核能鼓吹爲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正如地震海嘯以及其他的自然災害一樣,廣島的災難應該爲人們所銘記。(轉引大江健三郎《歷史在重演》)
爲此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只能召開這個民主集會,進行市民抗議遊行,我們必須讓我們的聲音傳遞出去!(轉引大江健三郎《我們必須要表達抵抗》)
大家,這是一片我們生活的地方,馬來西亞子民下一代生活、遊戲、工作的地方,也將是我們子子孫孫繁衍、寄託夢想、實踐未來的地方,你、我應該關心它,且有權利愛護她、照顧他。
看似遙遠的200餘公里外,以萊納斯爲名的稀土廠獲得了興建准證,地點正是在淳樸的、美麗的關丹,或許我們可以置身世外,任由人爲的破壞發生,使記憶中曾經聞名遐邇的關丹海峽、巍巍壯觀的林明山,失去顏色乃至僅僅剩下名爲曾經的張張圖片;或許我們應當銘記,正如大江健三郎所提醒的:“歷史在重演”,若果歷史真重演,這片土地及這裡的所有人將承載太多的罪責、輻射、及記憶中恐懼的傷痛,屆時我們仍能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嗎?我們或許只能默默承受曾經有機會反抗、表達聲音的共因共業。
大家,109我們沒法到關丹去,但是或許能在這裡,以有限的人員、資源,讓我們的聲音與百餘公里外的聲音相激盪,譜寫一首21世紀馬來西亞的新樂曲。
如果你知道這是場需要支持的運動、如果你感受到了地球的呼喚、如果你已預見了更美好的馬來西亞;那天,我們站出來,用我們的方式,穿上或黃、或黑、或綠色的衣服,表達我們的想法和聲音,在一切美好消失以前。
《地球憲章》節錄
原則
一、 尊重和關心生命共同體
1. 尊重地球及其所有生命
(1) 認識到所有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種生命形式,無論它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有其自身價值。
(2) 堅信所有人生來就有的尊嚴以及人類的知識、藝術、道德和精神潛力。
2. 以理解、同情和愛心來關註生命共同體
(1) 接受這一觀點:人類有權擁有、管理和使用自然資源,亦有責任防止環境破壞和保護人們的權利。
(2) 堅信隨著自由、知識和力量的增長,促進共同利益的責任也會增加。
3. 建立公正的、共同參與的、可持續的及和平的民主社會
(1) 確保各級社區保證人權和基本自由,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其全部潛能。
(2) 促進社會公正和經濟公正,使人人都能享有對生態負責的安全而有意義的生活。
4. 爲當代和子孫後代確保地球的恩施和美麗
(1) 認識到每代人的行動自由均應受到子孫後代需求的限制。
(2) 將支持地球人類和生態群落長期繁榮的價值觀、傳統以及機構和製度傳給子孫後代。 爲了履行這四大義務,有必要:
二、 生態完整性
5. 保護和恢復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特別關注維繫生命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過程
(1) 在各個層次上均採用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和規劃,使環境保護和恢復成爲所有發展計劃的有機組成部份。
(2) 建立和保護可行的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圈保護區(包括荒地和海區),以保護地球生命的支撐體系,保持生物多樣性並保護我們的自然遺產。
(3) 促進頻臨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4) 控制和根除對天然物種和環境有害的非天然生物或遺傳改變的生物,並防止引入這類有害生物。
(5) 以不超過再生速度和保護生態系統健康的方式,管理水、土壤、森林產品和海洋生物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6) 以最大限度減少枯竭和不引起嚴重環境破壞的方式,管理礦物和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資源的開采和利用。
6. 防止破壞是最佳的環境保護方法,當知識有限時,採用預防性措施
(1) 即使在科學知識不全面或不確鑿時,也要採取行動以避免嚴重的或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的可能性。
(2) 讓那些認爲擬開展的活動不會造成重大危害的人承擔舉證責任,並使責任方對環境破壞負責。
(3) 確保決策過程重視人類活動的累積性、長期性、非直接性、遠距離性以及全球性的後果。
(4) 防止對環境的任何部份的污染,不使放射性物質、有毒物質或其他危險物質累積。
(5) 避免破壞環境的軍事活動。
7. 採用可保護地球的再生能力、人權和社會福利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繁衍方式
(1) 減少、重新利用和重覆利用生產和消費系統中使用的物質,並確保殘留廢物能被生態系統吸收。
(2) 有節制地和有效地使用能源,並越來越多地依賴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
(3) 促進環境無害化技術的開發、應用和公平轉讓。
(4) 在銷售價格中包含商品和服務的所有環境代價和社會代價,並確保消費者能識別符合最高社會標準和環境標準的產品。
(5) 確保人人享有可促進生育健康和負責任的生育的保健機會。
(6) 採用那些強調有限世界中的生活質量和物質充裕的生活方式。
8. 推進生態可持續性研究,促進現有知識的公開交流和廣泛應用
(1) 支持有關可持續性的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特別注意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2) 承認和保護所有文化中對環境保護和人類福祉做出貢獻的傳統知識和精神智慧。 (3) 確保對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至關重要的信息(包括遺傳信息)能爲公眾所利用。
三、 社會公正與經濟公正
9. 把消除貧困作爲必須履行的道德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
(1) 保證人們有權獲得飲用水、清潔空氣、食品安全、未污染的土壤、居所和安全的衛生條件,分配所需的國內資源和國際資源。
(2) 賦予每個人接受教育和資源的權利,以確保可持續的生計,並爲那些不能養活自己的人提供社會保險和安全保護。
(3) 承認受忽視的人,保護易受傷害的人,爲受苦人提供服務,使他們能開發其能力和追求其目標。
10.確保各級經濟活動和機構以公平和可持續的方式促進人類發展
(1) 促進國內財富和國家間財富的公平分配。
(2) 增進發展中國家的知識資源、金融資源、技術資源和社會資源,並免除它們的沉重國際債務。
(3) 確保所有貿易都支持可持續的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漸進的勞動標準。
(4) 要求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機構在公共利益方面的行動具有透明度,並對其活動的後果負責。
11.肯定性別平等和公平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並保證人人享有受教育機會、保健機會和經濟機會
(1) 確保婦女和女童的人權,結束所有針對她們的暴力。
(2) 促進婦女積極參與經濟、政治、公民、社會和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活動,使她們成爲完全和平等的伙伴、決策者、領導者和受益者。
(3)鞏固家庭,確保所有家庭成員的安全和關愛。 12.擯棄歧視,堅持所有人擁有一個有利於人類尊嚴、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權利,特別重視土著和少數民族的權利
(1) 消除所有形式的歧視,如基於種族、膚色、性別、性取向、宗教、語言以及國家、或社會出身的歧視。
(2) 肯定土著對他們的精神、知識、土地和資源以及他們維持可持續生計的相關方式所擁有的權利。
(3) 尊重和支持我們社會中的年輕人,使他們能在創建可持續社會方面發揮必要的作用。
(4) 保護和恢復文化聖地和精神聖地。
四、 民主、非暴力與和平
13.加強各級民主機制,提供透明和負責人的管理,廣泛參與決策,並享受公正對待
(1) 堅持每個人都有權得到所有可能影響他們的或他們感興趣的環境問題以及發展計劃和活動的明確和及時的信息。
(2) 支持當地、地區和全球文明社會,並促進所有感興趣的個人和組織有意義地參與決策。
(3) 保護自由發表意見、觀點、和平集會、集社和持不同政見的權利。
(4) 形成有效利用行政和獨立司法程序的機制,包括制定對付環境破壞及其威脅的補救措施。
(5) 消除所有公共和私人機構中的腐敗行爲。
(6) 強化地方社區,使他們關注環境,並將環境職責賦予最能有效履行的各級政府。
14.將可持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識、價值觀和技能納入正規教育和終身教育
(1) 爲所有人,尤其是兒童和年輕人,提供他們能對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受教育機會。
(2) 促進藝術、人文學科以及科學對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方面的貢獻。
(3) 加強大眾媒體在提高人們對生態和社會挑戰認識方面的作用。
(4) 承認道德與精神教育對可持續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性。
15.尊重和關心所有生物
(1) 防止殘酷對待人類飼養的動物,保護它們免受痛苦。
(2) 保護野生動物不受那些會導致極端痛苦、長期痛苦或可避免的痛苦的狩獵、誘捕和捕撈方法之害。
(3) 避免或盡可能排除對對非目標物種的獲取或破壞。
16.促進寬容、非暴力及和平的文化
(1) 鼓勵和支持所有人民之間、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團結和合作。
(2) 實施綜合戰略,防止暴力衝突,使用合作解決問題的方法來管理和解決環境衝突以及其他爭端。
(3) 使國家安全體系非軍事化到非挑釁性防禦姿態的水平,將軍事資源專用於和平目的,包括用於生態恢復。
(4) 消除核武器、生物武器和有毒武器以及其他大規模破壞性武器。
(5) 確保對軌道空間和外層空間的利用有利於環境保護與和平。
(6) 承認和平是由我們自己、其他人、其他文化、其他生命、地球以及所有這些都是其一部份的更大整體形成的正確關係所創造的一個整體。
完整版中文《地球憲章》:
http://www.earthcharterinaction.org/invent/images/uploads/echarter_chinese.pdf
欲簽署《地球憲章》請點擊以下網址:
http://www.earthcharterinaction.org/content/pages/Endorse.html